各系、部门、学生社团、班级: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对于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引导我院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简朴率真,创新创业的工贸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锻炼本领、提升素养;在实践中全面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特开展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紧紧把握共青团温州市委“基层建设年”、“项目推进年”和我院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的实践主题,以上海世博会、校庆50周年为活动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我院团员青年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青年学生特有的青春热情和蓬勃朝气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 活动主题
与母校同呼吸 与祖国共奋进
三、 活动原则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奉行安全第一的基础上,按照“事先策划、过程安排、总结提高”的原则,结合各系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各系部、学生社团组织分组分批安排学生深入城市、社区街道、公司、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达到长知识、增才干、练本领、做贡献的目的。
四、 活动时间:2010年7月至2010年8月
五、 活动内容
1、世博志愿行。组织学生赴上海世博会考察学习世界先进的文明,理解志愿服务理念。同时深入社区街道、广场、公司、农村通过宣传演讲、问卷调查、图片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普及上海世博会知识,宣传上海世博会精神、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2、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深入贯彻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精神,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依托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公司工作岗位、暑期兼职以及勤工助学等形式,结合本专业实际,努力拓宽渠道,联系和建立一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尽早适应将来的岗位工作提供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树立就业创业信心。
3、教育公平。组织我院优秀大学生深入农村,对农村里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并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他们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民工子弟学校、社会福利院等教育薄弱区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给孩子们送去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4、环境保护实践。关注生态平衡,共建和谐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的低碳生活主题,鼓励我院学生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倡导低碳理念,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节能环保、工业污染、白色污染等方面进行调研,采取实践环卫工人工作等形式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成立环境治理志愿者服务队,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河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调研,开展各种环保图片展和主题演讲活动,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5、寻访优秀校友。暑期继续开展优秀校友寻访活动,寻找一批、发现一批、联系一批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优秀校友,将他们树立为我院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6、防灾减灾,心理干预: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城镇、农村,以防灾减灾为主题,通过图片展览、影片播放、宣讲、讲座、实战演习等形式向民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选派部分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师生赴公司,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司文化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公司员工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情况,并通过各种爱心志愿者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新文明、新道德、新规范,提高社会风气,共建和谐社会。
8、科技服务社会,专业、课程实践。选派优秀学生深入欠发达乡镇公司,以学院智力资源为依托,结合公司实况,帮助开展市场营销、产物开发、技术革新、职工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共同推进地方公司的改革发展。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深入公司了解专业前沿动态,熟悉并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技术,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专业技能等作深入的考察和实践。同时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9、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大学生奔赴各县市区进行挂职锻炼,整合人才资源,结合家乡实际,建设和谐温州,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改革开放成就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与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提高职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更加顺利地就业奠定基础。
10、社区文明共建。继续组织学生深入市区各居委会,开展社区科技、文化、教育等活动,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宣传环保常识及计划生育政策,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活动形式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仍采取往年的点面结合的形式。在点上,学院有重点的组织20-35支实践队,各队在带队老师(1-2名)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在面上,各系部要配合本文件的相关要求,积极动员、精心组织,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度过一个激情火热的暑假。
七、具体要求
1、积极动员宣传,精心策划组织。各系要统一思想,积极发动,加强宣传,确保人人参与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各系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填好《浙江工贸学院2010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队申报表》(一式二份),于6月15日前上交院团委,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大胆创新,力求实效。要求各实践团队认真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方式,紧密结合实际,在活动的载体、方法、领域等方面探索创新,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把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3、突出高职特色,注重实践效果,塑造“工贸”品牌。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紧密结合本专业教育实际,组建好实践队,细化服务项目,力求各项活动取得良好实效。
4、扩大宣传交流,增进配合协作。各实践队必须在院团委的统一协调安排下开展活动,并充分利用媒体和互联网报道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体会和成果,营造浓厚的社会实践氛围。院团委在学院网站上专门成立“暑期社会实践专栏”及时报道各实践队伍最新情况,因此各实践队要确定专人负责宣传工作(实践队申报表上注明),且每两天必须上交2—3篇通讯稿,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电话:88315594;传真:88361414;电子邮箱:
xytw@mail.zjitc.net。
5、安排周密精细,加强安全保障。各系部领导要亲自抓实践活动,要精心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负责带队工作,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确保高质有效地完成活动任务。同时各实践队要制定活动安全制度,以确保人身安全。
八、活动经费:
1、院、系申报的实践队活动,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学院将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有缺口的各队自行解决。学生生活费用原则上一律自行解决。经费使用奉行厉行节约的原则,设专人负责管理帐目,公开民主,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2、实践队原则上不得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若确实需要,则须经学院同意。学院的资助经费由各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在活动前到财务处领取预支款,待活动圆满结束后凭发票、活动图片、活动总结、有关新闻报道等材料报销。对未按活动方案开展且没能取得实效的实践队,学院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收回资助款。
九、考核评优:
实践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要认真填写《2010年浙江工贸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表》,认真撰写有关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论文或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500字)。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于下学期开学后一周内统一上交系团总支。学院及各系实践队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完成调研文章、报告等。学院将对其进行工作评定,评定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叁等,并将其作为年终评定各系工作的一项指标。
为了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学院将进行评先和表彰工作,扩大受教育面,深化实践成果。
(1)评先项目: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实践报告;优秀组织工作奖;优秀通讯员。
(2)评先程序:先进集体采取申报制,先进个人采取推荐与自荐形式,国家级、省级、市级先进最终要进行全院联评。
(3)评先材料:活动总结、图片资料、宣传报道等。
(4)评先比例:各系按学生参加实践总人数的3—5%推荐先进个人。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院暑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的日常工作由院团委负责,党院办、学生处、教务处、后勤服务公司等有关部门协助开展。活动期间,学院将组织相关人员和院领导到各实践队指导工作。希望各系部门要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早动员、早组织、早联络、早宣传,力求我院今年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一○年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