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11日,“创业改变世界”为主题的中英创业型高校论坛在我院顺利落下帷幕。本次论坛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承办。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时代,打造新型的“创业型高校”逐步受到国际教育界的推崇。相较于传统类大学,“创业型高校”的主要特征是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更加强调知识应用和转化、跨学科研究、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来自英国华威大学副校长劳伦斯·杨教授,斯旺西大学副校长伊恩·克拉吉教授,利兹大学商学院公司主管教授奈杰尔·洛基特教授等英国顶尖专家及中方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公司界人士等共计100多人,围绕如何建设“创业型城市与创业型高校”和“创业型经济与创业型人才培养”主题,在两天之内,通过论坛演讲、互动讨论、提交论文、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此次论坛为中英教育专家和创业型高校建设实践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高等院校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集聚高端要素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在论坛这个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上,来自中英两国12位主讲嘉宾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了对当今世界创业型高校共同的关注。大家平等对话,坦诚交流,集思广益,共谋良策。论坛突出创新理念,提出解决方案,给中英双方带来启迪,将有助于推动中英创业型高校建设的探索之路。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高等教育项目总监张静对论坛进行总结。她不仅回顾了中英创业方面和合作历史,而且希望可以建立常规性的论坛,进一步研究政策问题以及深化课程培训,全面扩大中英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
本次论坛不仅仅产生了思维的火花,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通过本次论坛,中英双方建立了共创“创业型高校”长效合作机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叁方就高教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达成定期交流研讨、实地观摩、项目互助等合作意向。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今后双方互派师生参加创业型教育讨论课、专题研讨会、文化交流、专业交流等。英国斯旺西大学不定期到“浙工贸”开展专题讲座、师生培训、项目合作等。
本次论坛受到了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及本土众多媒体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可见学院官方网站。

与会嘉宾参观校园

与会嘉宾参观校园2

论坛会场

嘉宾精彩主讲

我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与会人员参观源大创业园
论坛观点集锦
第一部分:创业型城市与创业型高校
 |
创业型高校是一个好的思路。
高等学校组成一个系统,每所学校满足人和社会的不同需求。每所学校的模式也不同。创新、创业能力偏弱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直接原因是高校模式趋同。创新创业教育是熏陶出来的而不是说教出来的。在课程僵化、大班教学、理论传授的模式下只能培养出适应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乖孩子;在一个封闭办学、纸上谈兵、把创新创业理论当知识学习的环境里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月10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谈
《创业型高校在中国》
|
 |
一个学校具有商业理念,带来种种收益。
华威大学是一个将创业精神文化与卓越型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一个有商业理念的组织,把其商业理念作为优势来鼓励学术创新,鼓励学生具有更好的创新精神。华威大学非常关注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不仅带来最新的理念和知识,也意味着鼓励教职员工跨部门的合作,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跨领域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以创新的方式来促进每个学科的发展。华威大学要创造一个跨专业的合作氛围,实现国际性的合作。学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扁平化的管理,可以做出快速科学的决策。
——3月10日英国华威大学副校长劳伦斯?杨教授谈
《创业型大学:华威大学案例分析》
|
 |
创业型大学是地方大学转型的一种有效选择。
地方高校在整个国家的创新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大学必须要承担新的使命,在努力发展知识,增进知识推广和应用服务当中,对区域、对所在的城市,要能够有更大的贡献,这应该是地方院校要承担的新的使命。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一定要面向市场。所以创新型大学在我的理解当中,中国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学唯有知识,地方大学要知识资本化,要进行创业,这就是核心所在。这是创业型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
——3月10日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谈
《区域创新视野中的地方大学发展----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
两个转变、两个坚定不移。
第一个,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之路,我升了本科,有一个对联,升本不忘本。第二个,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第叁个,坚定不移地探索学校的品牌靠专业,办学的经费靠产业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创业行为,即包括创业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与创业实践的培养。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要靠创业型公司来实现,而创业型公司的孕育和发展,要靠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学校校长创业,老师创业,学生更应该创业,我们更应该建立一所创业型的大学。
——3月10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谈
《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与认识》
|
 |
科学和创新是区域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技术进步与必要创新相结合来提高经济效益。斯旺西大学通过对高等教育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建立知识经济的合作伙伴和共享平台,推动优势创新,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与就业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催化剂等理念以满足学校未来发展。斯旺西大学将与开发商合作,实现供应链的发展和当地就业和培训机会。斯旺西大学的与工业结合模式将成为欧洲样板。
——3月10日斯旺西大学副校长伊恩·克拉吉教授谈
《科学和创新“海湾校区”对区域发展的贡献》
|
 |
创业型高校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口。
浙工贸依托价值取向、功能聚焦、路径选择、机制构建四个方面推进创业型高校建设。创业型高校建设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资产经营、自主办学四个要素,要把握市场、教育和社会发展叁个规律,从而实现社会、办学和经济效益。学院鼓励师生团队专业创业,为主线创业、边际创业、错位创业不同专业创业形态师生创业团队和个体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并涌现出了大批成功典型的创业案例。事实证明,通过专业师资、专业技术、专业课程、激励机制之间的有效整合,不仅促进师生成长,也加速创业型经济、创业型城市、创业型人才培养之间互动,同时推动学院建设创业型高校持续发展。
——3月10日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党委书记何向荣谈
《中国特色创业型高校——我们的实践:专业创业》
|
第二部分:创业型经济与创业型人才
 |
创业教育对高校是非常重要的。
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最终是要提高学生创业教育和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不止是提高技能。创业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首先要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要鼓励学生依靠专业打基础,不能够脱离了专业。
——3月11日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杨芳谈
《创新创业教育思考与实践》
|
 |
学生创业:培养人才 捍卫抱负。
运用知识和专长为学生提供机会。利兹大学提供独特优越的创业机会,其中包括教育支持,让学生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学生有创业的教育,一方面有创业的支持。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实践上也有所提升。公司也是和社会相关的,公司的角色就是要提升人们的生活。第叁个就是公司与就业能力,让公司也有创业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实习项目在中小公司进行实践。
——3月11日英国利兹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奈杰尔·洛基特教授谈
《创业型城市和创业型大学》
|
 |
高等教育从应试变成应用、应社和应资,是公司受欢迎的。
创业型的人才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是环境,第二是教育。特别是通过高等院校的教育,都做了有益的尝试,走创业型的高校。教育很要紧,关键要把这些学生从应试变成应资,和公司和社会是无缝接轨的。通过教育和环境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没有一种精神,那将是一事无成。这种精神关键是叁个环节,第一要敢于冒风险,第二要敢于失败,失败就是积累,失败就是身价。第叁就是要坚忍不拔,要敢于承担风险,要创业就是要咬住青山不放手。
——3月11日中国康奈集团总经理钟普明谈
《创业型经济与创业型人才培养》
|
 |
创建创业型大学需要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大学组织上的转型。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内涵包括:经营学校是本质、创新驱动发展是灵魂、开放办学是前提、互利共生是关键。高职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关键一是构建适应创业型大学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二是从根本上提升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3月11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广水谈
《中国高职创建创业型大学需要理论与实践创新》
|
 |
品牌最大的危机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
互联网摧毁了以信息不对称获取利益的盈利模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彻底回归到并锁定到圈子里,使信息流动变得更公开、透明,依靠信息垄断的商业模式变得难以生存。这真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如果每个创业者都有一种危机感,勇于创新,你就可能去颠覆别人,否则你就随时随地可能被别人颠覆。
——3月11日浙江思珀整合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钟俊岭谈
《用互联网思维创业》
|
 |
发展创业型经济,主角是个人,关键是环境。
发展创业型经济离不开创新创业型人才,没有创业型人才,创业型经济就无从谈起了,创业型主角是创业者创新者。首先要提供让创新人才得以成长和环境和土壤,不要拔苗助长,更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能做得很好,其实不好教,也未必能够教得出来,尽管有一定作用。所以一定要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为此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要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叁者缺一不可。
——3月11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及金融学院副院长李政谈
《创业型经济与创业型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