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车间里,只听见轰轰机器的高速运转声,却鲜有看见工作人员。一个西装革履的青年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者,是学院2004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六杞。这家占地面积12500平方米,员工人数60人左右的公司却是一家跨国高科技公司,主要经营项目覆盖汽车排气系统制造,车用叁元催化剂,稀土储氧材料,环保工程项目研究、设计及制造。
从学生到校友:传授与关怀360度全覆盖
2月22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教授,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盖庆武等一行8人赴台州考察王六杞的叁元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王六杞特地着正装以示尊重,迎接母校老师考察调研。2004年王六杞毕业之后,凭借在学院所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技术,白手起家,由原厂房面积不足500名方米,10名工人的小作坊发展至今规模。他不仅自己当老板、还当工程师,甚至当工人,艰苦创业,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取得现年产值3000万人民币的佳绩。王六杞向学院表示衷心感谢,因为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与专业老师保持联系,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帮他解决了很多难题,给他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他感慨道:“因为学院的关怀和无私帮助,即使毕业了,对学院也特别有亲切感。”当得知叁元公司70%的产物都是出口,而且国外市场依靠我院2009届国贸专业毕业生张紫纯拓展时,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教授深感欣慰。从学生学习的专业链,到学生创业的产业链,再到校友强强联合的创业链,这是对学院立足市场、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取得成绩的最有力回音。
从校内到校外:“两创”精神最珍贵的馈赠
王六杞与学院领导就创业经历、公司运营情况、瓶颈难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沟通。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积极热心地王六杞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王六杞回忆到,在校期间学院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时刻感染着他,学院课程培养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动手能力、领导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等等。那时所学的点点滴滴,如同埋下一颗种子,现在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走出校门,让他懂得作为学生,创业精神就是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质疑、挑战权威;作为员工,就是工作时用脑、用心、用手;作为创业者,是要敢于冒风险,在成功与失败面前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院历来注重把创新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据麦可思调查,我院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位列全省高职院前列。学院一贯坚持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秉持“大气致远精工诚贸”校训,大力发展叁大园区,注重挖掘区域文化,坚持社会公益服务,相信在将来越来越多的“王六杞”将在浙工贸孵化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