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孵化杰出创业公司
清华大学2013春季“创办新公司”课程结业交流会在清华科技园举办
2007年,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被授予清华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发表“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的演讲时说到:中国学生对研究的专注和对科技改变未来的激情,让我对中国公司和人才不断推动创新创业的前景感到非常乐观。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不乏优秀的人才和技术,很多好的技术都贮藏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中,离市场需求相差大,产业化进程很慢;同时,部分优秀的人才和技术流失至外企或海外。除了产学研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金融投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之外,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大学时期,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会让其对创业过程进行系统地了解,未来创业会少走很多弯路,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由清华科技园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开设、始于2007年春季的清华大学系列创业教育课程以全新模式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以孵化清华学生创业公司为目标,以培育中国杰出创业公司家为使命。2013年6月8日,清华大学系列创业教育课程之“创业行——清华大学‘创办新公司’课程2013春季结业交流会暨课程孵化学生创业公司投资签约仪式”在清华科技园举行。在本次活动上,“创办新公司”课程正式设立首期金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创业很行”孵化基金,将用于投资遴选出的优秀创业团队及其商业计划,引导和组合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并配以专业投资人提供后续辅导,帮助团队更好、更快地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活动由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主持,活动还就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学科技园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功能作用以及学校、社会、大学生创业团队互动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
据悉,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包括《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计划》和《创办新公司》,前者侧重于进行创业知识的教学,后者则是创业实战演练,课程本身即是微型孵化器,课程采用“风投+基金+创业平台”的模式,培育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学生创业公司。为了提升创业团队的质量,学生进入《创办新公司》课程的选拔工作直接由参与课程的风险投资家们评定,他们的评判比老师更加苛刻,但是对项目的未来发展更具指导意义。这种模式正是科技园资源和大学资源有机结合的结果。
为加强历届课程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架起社会资源与创业团队之间的桥梁,为社区成员创办的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创业团队更好、更快地实现创业梦想。在本次活动上,由清华科技园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清华大学《创办新公司》历届课程学生联合发起成立的交流平台——“清华创业行”社区正式成立并运行,这一交流平台将促进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进一步完善清华科技园的创新服务体系。
“清华创业行”社区将通过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投资路演等活动,对社区成员保持持续关注,并不断加强成员之间、成员与投资人和社会其他资源的对接。结合清华科技园启迪孵化器形成“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创业服务+开放平台”的孵化模式,将专业投资机构和培训机构的优势结合,并进一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全面解决《创办新公司》课程学员所创办公司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人才、资金、资源等问题。
目前,《创办新公司》课程已开办两期,第一期10支团队,第二期18支团队,截至2012年底,前两期选课的28支团队中已有半数以上成立公司,通过课程直接或间接获得投资总额近3000万元。随着课程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今年的第叁期课程共有24支团队入选并结业,其中2支团队获得课程基金签约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