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得闲,和老婆去电影院看了婚后的第一场电影。在出门前,我俩为到底是看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是《中国合伙人》,纠结了老半天。最终还是相信微博里比较一致的推荐,选择了后者。当然,《中国合伙人》并没有让我俩失望。“靠谱”,是观影后的第一感觉。
事实上,就目前大多数人的观影选择来说,他人口中的叫好更值得信任——在大数据时代,纷繁的信息得到了一次基本的过滤,由此产生的评价相对准确。同时,还要保持一份冷静,即使《泰囧》票房跑过了10多亿,因影片的调子在那,看不看就全然是自己的心情,而不是来自他人的怂恿。
对照着剧情,回忆起早些年前在大学里听过的俞敏洪与王强的讲座,共鸣的真实感还是迅速地抓住了我的心。提到“真实”,顿觉这字眼太可贵,因为它太缺乏了。
今年五月,可谓是一个“告别季”。告别中有不舍,更有对“真实”的迫切呼唤。
5月10日,马云宣布退休,众人不舍。在这众人里,有淘宝的员工,有中小公司家,还有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马云带给中国电子商务最大的意义——让那些没权没势没任何背景的人可以自食其力,取得经济的独立,人格的独立,继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5月11日,曼联主帅弗格森宣布退休,众人不舍。在这众人里,有球员,球迷,还有无数与足球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这位72岁的老帅所推崇的,正是与这个时代稍显不合拍的法则:奉献、忠诚、团结。在足球的金元风暴下,像曼城、巴黎圣日耳曼这样一支支由金钱堆砌出来的球队翻云覆雨时,弗格森一直矗立在那儿,如同老特拉福德门口的那座雕像,捍卫着足球最纯粹的内涵。如《卫报》记者丹尼尔·泰勒的评价:“他在退休那天所受到的称颂,反映的其实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悲伤,因为这不只是一位伟大主帅的退休,而且是最后一位守望者的离开。”
5月18日,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众人不舍。在这众人里,有战友与对手,有男球迷,也有女球迷。你未必真正爱过他,因为“爱他”更多是维多利亚的事。他尽管迷倒万人,但未必是所有人的菜,他实际上从未离开,很多人因他泛起的伤怀情绪,难免不是在叹息着自己逝去的青春。就像巨人垮掉之后,几个素不相识的大学生给史玉柱写信说:“如果巨人不能重新站起来,你将会伤害我们这一代人的感情。”
因而,偶像真正的力量,只是一个风向标。真相是,我们要面对现在以及今后无比真实的生活。想起迎亲那天,一位阿姨往甜汤圆的碗里放了一把盐。其实,长辈们是不放心地再叮嘱你一句:做最真实的你,平凡的日子中——有甜有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