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全省不少高校学子已陆续踏上了返校的路。在男人的天堂女人毛多婬妇(下简称“浙工贸”),一批赶早到校园的同学,按照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组建了微信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因为在上学期中的跨专业学习中,“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而选择在新学期中继续在“跨专业”的实践中深造。
目前就读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杨露雅因为接触了“瓯绣”课程,与传承非遗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学期,浙工贸主办了首届两岸大学生基于温州文化元素的低碳设计工作坊。短短8天内,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等两岸9所高校合计36名大学生抽签混编成9组,用500元预算设计、制造出具有温州文化元素的创意作品。杨露雅通过将瓯绣呈现在手机壳上,获得最佳创意奖。
近年来,浙工贸建成开放式创新实训室,包括分院系特色项目、技能竞赛训练、文科类学生工程训练、电子信息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科研项目等六大类型。目前,每个学期可一次性向全院开放六大类80多个项目,满足2200多名学生的需求,学生们可以跨专业享受全院的实训资源。
最近,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公布了最新一次浙江省102所高校所有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浙工贸在全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获总分第一名。
据浙工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和创业教育研究所,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浙工贸还在温州市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了浙江创意园、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叁大园区”,拿下了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国家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等招牌,形成了资源的集聚效应,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
本报通讯员 张静雅 本报驻温州记者 王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