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会上“僧多粥少”

亮亮自己的手艺活 杨冰杰 摄
由于公司用工需求锐减,僧多粥少,相对上周医科生招聘会的火爆场面,今年高职生就业形势就严峻得多。
3月20日下午,温职院举办了两场针对2013届财会系、电气电子工程系、人文传播系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约900个(不含普工和推销岗位),到场毕业生2000多人次。招聘会达成意向200多人,现场签约和提交就业协议书40多人,以电气系毕业生为主。不少前来应聘的高职生坦言,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好,工作不好找。
特色招聘会
为学生觅岗位
受前两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影响,今年本土中小公司的用工需求锐减,至少下降了50%。尽管大公司招工人数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加大不少。“现在的状态是清闲加焦虑!”温职院就业指导办主任金建孟老师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一天能接好几个用人单位要求推荐学生的电话,现在两叁天才接到一个电话。
为应对严峻的高职生就业形势,从去年年底起,温职院全员发动,主动出击为学生找工作,推出了精选化招聘会、“一对一”推介会、展评聘合一招聘会等创新就业推荐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并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
目前,温职院已邀请了康奈集团、恒丰银行等50余家知名公司举行“一对一”推介会,提供岗位1000多个,参加应聘毕业生约3000余人次。
对于岗位待遇明确、专业对口、毕业生应聘意愿高又无法安排“一对一”推介会的公司,学院推出了精选化招聘会。所选公司一律要求岗位、工资、福利待遇“叁明确”。
公司到现场
了解学生实力
今年,温职院2013届毕业生共计3019人,目前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毕业作品设计阶段。记者在电气系学生实践车间看到,由电气系大叁学生陈旭杰带领的团队正在组装他们的毕业作品——平板式泡罩压缩机,这是一套由笔尝颁(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完成药品包装的装置,并加入了触摸屏进行实时监控。
由于我市电气、电机类公司根基扎实,电气系属今年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用两个月时间完成毕业作品和论文之后,我们再去公司实习两个月。”陈旭杰说,他目前仍非常忙碌。该系就业辅导员王杰介绍说,学生们的毕业设计团队少则2人,多则5-6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将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持续就业能力。
毕业答辩请公司参加,就业推介一并举行。“去年上半年,该院八个系均举办了一场展评聘合一型招聘会,效果很好。据统计有400余家参加,提供就业岗位约4000余个。” 温职院学工办主任张芳芳介绍说。
九成高职生
愿从基层做起
参与当天招聘会的浙江报喜鸟集团提供了市场督导、商务专管等60多个职位。该集团人力资源部陈静表示,公司对每一位新员工有3-6个月的系统培训,引导同学们不局限于本专业,可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她说,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报财会专业,但是,本土公司应聘财务这样的核心岗位多数是由亲朋好友介绍的,尤其外地生更没竞争优势,所以很多学生要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从基层做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也佐证了今年会计专业就业难的看法。
据温职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需求与意向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对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看法一项中,56.02%的学生表示愿意,32.7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11.23%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此外,有46.42%,1389位学生毕业后选择为民营或私人公司打工,选择国有公司与外资或合资公司的分别仅有30.35%、 15.68%。有96.69%的毕业生表示愿意从公司基层做起。其中比例最高(100%愿意)的系和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系,金融与证券、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四个专业。
“今年除了电气电子工程系的学长们,其他系的工作都不好找!”现场一名“探风”的人文系文秘专业大二学生说。高职生对于前途的担忧在温职院2013年毕业生调查中也有所反映,仅有547人对就业前景判断乐观,占18.28%;;认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工作的有1972人,占65.91%;认为就业困难较大的有425人,占14.20%。其中建筑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多数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满意工作;认为就业困难较大比例最高的系和专业是人文传播系,电子商务专业。